相关热门文章
- 互联网思维企业VS传统行业
-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商业生态链
- 蒋小华:你误读了“工匠精神”?
-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灵魂:决策者的思
- 互联网思维的营销策略逻辑
- 互联网思维培训:导致智力劳动效率低
- 培训师的互联网思维
- 培训师该有的结构思维
- 领导力:如何用乘法思维赋能团队?
- 互联网思维——关于“互联网+培训”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1.0版——中国
- 标杆思维与商业模式创新
- 互联网思维
- 互联网思维的执行力
- 创新思维与管理创新的开发和应用
- 互联网思维的人才选用育留
- 平行思维与创新思维训练
- 互联网思维的领导力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读了《毛选》后发现: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我们时常被各种问题和挑战所困扰,焦虑、迷茫似乎成了现代人的常态。
但当你读了《毛选》后,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比如“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毛泽东的一生,曾面临无数坎坷和挫折,面对被撤职、被孤立,甚至被质疑,他没有躲避气馁,而是默默学习、调研和等待机会。
因为他相信,事物的发展并非直线上升,而是具有曲折性,因为我们在某些阶段可能会犯错,导致曲折出现。
当我们转变思维,就会发现:人生的所有难题都是暂时的。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毛选》的世界,与你探寻与发现“那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一、 论本质:
在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1. 所有的焦虑,核心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琐碎的事情所包围,焦虑感油然而生。然而,《毛选》告诉我们,焦虑的根源在于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正如毛泽东所言:“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发展,都有其核心问题,只有找到并集中精力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才能摆脱焦虑,走向成功。
正如《毛选》中所说,事物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事物发展的过程。理解和解决矛盾,是应对一切挑战的关键。
比如,在面对抗日战争时,毛泽东运用了《矛盾论》的思想,写出了军事政治著作《论持久战》。便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不过,要记住,坚信一切困难都有解决之道,这是战胜焦虑的第一步。
2. 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未来。《毛选》中反复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研究历史,可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这不仅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分析,也适用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可以预测他的现在;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可以预测他的未来。
因此,无论是做决策还是交朋友,都要学会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同时,在《毛选》中,人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认为,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一切事业都要依靠人来完成。
另外,在《毛选》中,他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这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灵活应变,不可固守陈规。
二、论行动: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调查研究,看似费时费力,但只有置身事内,接触事实真相,有条有理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才更易贴近问题本质,从而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所谓“有条有理”,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
“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泽东在《毛选》中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的正确性。这不仅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对个人能力的锻炼。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只有经过实践的洗礼,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强者。
2.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可以保持我们的信心和斗志;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可以确保我们的行动不盲目、不冒进。
无论是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这种战略与战术的结合。既要有必胜的信心,又要有细致的准备。
正如,《毛选》中的这句话,“我们历来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但无把握之仗。”它告诉我们,在行动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没有准备就行动,是盲目的;只有准备但没有把握,是冒险的。因此,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自己的行动是有准备、有把握的。
三、论方法:
1.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毛选》中反复强调的方法论原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对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解决问题,都要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因此,不要轻信传言,不要盲目跟风,要亲自去调查、去了解、去分析——调查即解决。
2.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这句话虽然看似偏激,但实际上是一种策略性的思考方式。它告诉我们,在斗争中要学会站在对方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
敌人反对的,可能是我们需要的;敌人拥护的,可能是我们需要警惕的。这种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敌人的弱点,找到斗争的突破口。
3.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
灵活应变是《毛选》中的重要思想。在斗争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一种保存实力、寻找战机的策略。
走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打。因此,在面对困境时,不要硬碰硬,要学会灵活应对,寻找最有利的时机和方式。
4.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
团结是《毛选》中反复强调的主题之一。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团结那些有共同目标、有共同理想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什么是团结?《毛选》中指出: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
真正的团结不是简单的拉帮结派,而是能够包容和团结那些跟自己有不同意见、有过矛盾的人。只有这样的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才是有战斗力的团结。
5.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在《毛选》中,干部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一个优秀的干部可以带动一个团队的发展;一个不合格的干部则会拖累整个团队。因此,在选拔和使用干部时,要严格把关、慎重考虑。
在《毛选》中,干部与群众的正确关系是,没有干部也不行,但是,事情是广大群众做的,干部起一种领导作用,不要夸大干部的这种作用。
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干部的领导和组织,群众的力量可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但是,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干部也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在《毛选》中,“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善于使用干部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能够提出正确的决策和计划,还要能够善于选拔和使用干部。只有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写在最后: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妨翻开《毛选》,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首先,要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勇于行动,行动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深入了解事物,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不要陷入理论的准备而迟迟不行动,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此时要坚信一切困难都有解决之道。同时,善于学习,寻找各种可能的方法。特别是,一定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借助团队,才能实现伟大目标。
上一篇 : 带团队,就是带这4种人
下一篇 : 当上领导后,一定要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