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从《港囧》到“管囧”:为何我不曾认得屠呦呦?
    时间:2015-10-09
文 / 蒋小华(微信公众号:ihke123)
 
       认得徐峥,却不曾认得屠呦呦。《港囧》在电影院火爆上演,而屠呦呦版“管囧”却时刻在现实社会路演。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必须打破原有的管理囧境。——蒋小华
 
       当人们热议《港囧》10天获得12.8亿高票房时,从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传来“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霎时间,在微信的朋友圈,人们更是纷纷刷屏,接力传导这一让国人兴奋不已的科学喜讯。
 
       我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时,生怕又是外籍华人。直到确认清楚后,我内心无比激动,想起我曾撰文写《中国诺奖现象是奶牛现象的翻版》时种种心境......直到后来莫言获得我国第一个诺奖才得以释怀。今天,对于这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其含金量很重很重——正如李克强总理的贺词所说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
 
       对此,我无比自豪,又深感惭愧。虽然我不是追捧明星的人,但对于明星,还是能叫出一大把的名字,此次《港囧》的徐峥就不用说了。而对于诺奖的屠呦呦科学家我知之甚少。后来,看到报道居然还是个“三无”科学家,且多次落选院士,不免感慨万千。屠呦呦在获得诺奖做客人民日报客户端时说:“总结这40年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这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自诺贝尔奖开立一百余年来,像这样的科学奖项得主当中真可谓是少见。当时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难道是位草根科学家?那真是了不得。后来,又发现,其研究成果于2011年得到国际高度认可的被认为是“诺贝尔医学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即使如此也未济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列,就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了。这究竟是学历、头衍无所谓论,还是管理机制的缺失?
 
       我继续深入探究与发现,更多资料显示屠呦呦对鉴定科研成果未署自己名字、抹杀个体贡献的不公正做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抗争。而这种抗争被认为是对于“名利”的“执拗”追求——原话是“不够淡泊名利,比较执拗”。最后还发现一点,此次获得诺奖是因为“青蒿素”,而这一发明,诸多资料显示应归于集体,虽有争议,但不可抹杀其本人的卓越贡献。即使如此,诺奖组织为何能颁发给屠呦呦呢?
 
       或许,屠呦呦作为科研人才不善于人际沟通,如对其批评“比较执拗”一样。若这些不影响其科学研究与探索,何须像她那般“执拗”呢?这些又何须要成为评定院士头衍的依据呢?这不正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在诺奖方面“囧境”吗?一部活生生的“管囧”。
 
       把本属于个人或小团队的发明创新成果归属于“集体荣誉”的意识形态,是否行得通?有道是“集体荣誉”从来都是抹杀个人创造激情的根据地。从0到1这样的突破性创新,很少是人人参与的结果。彼得•蒂尔认为:从0到1的过程才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从1到N却是复制的过程。
 
       对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而我们在这方面少之又少,让人又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世界杰出人才?”
 
       记得有一次,与某高校教授讨论大学的管理问题,说教授们更愿意基于科研项目,而不热衷教学任务。问其缘由,回答竟然是科研项目更容易获得经费支持,像一个创业项目,而教学便是一项必须完成任务。
 
       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入口。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像院士制度,重点是科学本身,是一种荣誉。如果被太多的利益或特权牵绊,就失去科学的本质。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