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营改增”政策出台前房地产业营业税
- 新一代信息技术分析及银行业应对策略
- 新一代信息技术分析及银行业应对策略
- 基于云、SDN/NFV的新一代网络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新一轮税制改革下税务会计与最新会计
- 在组织创新中迎接新一轮产业革命
- chatGPT:新一轮人工智能的产
- 面向多式联运的新一代物流升级:智慧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导读:明年3月份国务院完成换届后,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或许就会出来。
被称为政府机构改革突破口的大部制改革始于2008年,此后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当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国务院新组建交通运输部等5个部委,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为27个,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上也有所创新。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及大部制,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即将紧锣密鼓地展开,并逐步从中央推进到地方,新的改革方案预计明年就会出台。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 —— 胡锦涛
改革进程
第一轮改革需继续深化
2008年3月1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国务院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为27个。此后,全国各省市县地方政府也相继推行了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应该说是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在地方的大部制改革中,也有一些很好的创新,比如说广东顺德,在大部制改革方面力度就很大。
据介绍,广东顺德把党和政府的机构统筹考虑,将原有的41个机构大规模整合为16个机构。汪玉凯将其总结为三句话:“党政统筹的组织架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以及党政一体的高效运转机制。”
但汪玉凯对此轮大部制改革的整体效果评价并不高,他说:“从国务院来看,推出了5个大部,但运转得并不是很顺畅。”
汪玉凯举例说,交通运输部组建以后,铁道部本应成为其中一个机构,但却并未纳入其中。交通运输部虽然将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等相关部门整合进来,但其运转基本都是各自独立的,没有完全融合好。
在汪玉凯看来,各地的改革成效也不是特别明显,“走过场、走形式的居多,像广东顺德这种大的创新还是比较少”。他认为,大部制改革面临着继续深化的问题。
改革难点
部门利益制约改革进程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现在看来,第一阶段的大部制改革遗留着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还有一些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多名专家表示,在第一轮大部制改革中,各方的阻力还是比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表示,大部制改革是把政府转向服务角色,这和以前的“官本位”是相冲突的,而且大部制实际上是在精简机构,各级政府存在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个动力有观念上的,也有实际利益上的冲突”。
汪玉凯介绍,过去政府部门设置过多,导致职能重叠、职能交叉,由此引发的多重管理带来很多后果。而大部制改革不仅仅是部门简单的合并问题,其核心问题是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部门之间的权限,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自运行其职责。大部制机构整合后,如何使它们的运转机制融合好是非常关键的。
“大部制改革表面上是机构调整,实际其背后是权力调整。”汪玉凯说,有些地方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定化等问题,大部制调整涉及到部门利益,如果把有实权的机构拿掉,会影响到部门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调整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汪玉凯表示,在大部制改革中,机构调整同时还受到部委能力的左右,有实权的、利益比较强的部门,调整起来就比较困难,“比如发改委的一些职能,如审批项目的权限等,应该转移到其他部委去,但实际上并没有转出去”。
汪玉凯认为,大部制改革如何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统筹,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上一篇 : 拜访客户必尊规则须知
下一篇 : 企业如何培养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