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管理者,千万别毁了表扬员工的机会!
- 管理者,请停止做下属的保姆!!!
- 管理者,请警惕下属的请示!!
- 向世界一流10倍速公司看齐
- 请给我结果!!!
- 人才培训的关键密码:如何培育一流人
- 企业中这五类人要坚决处理!!!
- 三流领导靠权力压人,二流领导靠道理
- 课件制作这些细节要注意!!!
-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流领导,从不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一流培训师的PPT课件设计与课程讲
- 一流培训师的PPT课件制作与完美演
-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实务
- 打造一流员工团队
- 优秀员工一流心态训练营
- 一流口才:精彩演讲和沟通技巧
- 一流员工、巅峰心态心态打造
- 打造高效率强执行的一流团队
- 企业文化战略--成为一流企业的竞争
- OEC管理打造一流执行力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职场中,有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领导,一种靠高压管控立足,下属犯错就批评问责,业绩不达标就施压惩罚,短期内能换来服从,久了却容易让团队人心惶惶、离心离德。
另一种领导从不收拾下属,却能让团队主动往前冲,业绩稳步增长。因为他们知道,收拾人,只能换来表面服从;带好人,才能激发团队潜力。
核心就在这4个管理动作。
01事前定结果
很多领导习惯说:“这个事你去办一下。”
结果下属做完,却被告知“不是这个意思”“方向错了”“细节太粗糙”。
问题出在哪?不是因为员工故意偷懒或能力不足,而是他一开始就没搞懂领导到底要什么,所以目标模糊,标准缺失。
一流的领导,在任务开始前,一定会和下属对齐三件事:
1.为什么做(目标意义):这件事要解决什么问题?对团队/公司有何价值?
2.做到什么程度算好(验收标准):是“完成即可”,还是“要有创新”?数据、模式、时间节点具体是什么?
3.边界在哪里(权限与资源):你能调动哪些人?预算多少?哪些事必须提前报批?
比如,同样是安排写一份报告:
普通领导说:“下周交个市场分析报告。”
一流领导说:“我们需要用这份报告说服总部追加预算,所以重点突出增长潜力和ROI测算。周三前给我框架,周五定稿,数据你可以找财务部小王调,但敏感信息不能外传。”
事前定标的核心,是给下属明确的行动指南,让他们知道往哪走、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这样既减少了后续的返工和分歧,也让下属在执行时有方向、有底气,不用因为怕做错而畏首畏尾。
02事中抓赋能
很多领导习惯只派活不撑腰,把任务交给下属后就当甩手掌柜,或是天天问“做完了吗?”“怎么还没好?”“谁拖后腿了?”给员工压力,却不给支持,等出了问题就出来指责。
这种做法,只会让下属焦虑、隐瞒问题、破罐破摔甚至造假进度。
一流领导则知道,下属做事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需要及时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干扰。
当下属推进工作遇到卡点,他们不会说这点事都办不好,而是主动问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是资源不够,还是方法不对?
比如下属对接跨部门资源被拒绝,领导会出面协调;下属不懂专业技能,会推荐学习资料或安排老员工带教;下属时间紧张,会帮忙调整优先级,暂缓非核心任务。
他们还会在过程中及时纠偏,发现下属偏离方向时,不是直接否定,而是引导思考:“你现在的做法,能不能达到咱们之前定的目标?有没有更高效的方式?”
比如下属做的活动方案过于复杂,会提醒:“咱们的核心目标是快速曝光,这个方案环节太多,执行难度大,你应该简化一下核心流程”。
事中赋能的关键,是让下属知道背后有人撑着。这种支持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在关键时刻搭把手、指条路,既帮下属解决了实际困难,又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慢慢变得越来越靠谱。
03事后狠复盘
工作完成后,很多领导要么只看结果——做得好就夸,做得不好就骂;要么只谈态度——你不够努力你不用心。于是复盘会变成批斗会,没人敢说真话,问题永远重复发生。
但一流领导的事后复盘,谁对谁错和追责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聚焦总结经验、优化方法,让每一次工作都成为团队成长的契机。
他们坚持三个原则:
1.对事不对人:聚焦流程、机制、信息差,而非个人失误;
2.功劳归团队,问题共担:做得好时,他们不会只说干得不错,而是深入拆解,同时把功劳分给团队,让每个人的付出都被看见,激发后续的积极性;做得不好时,他们不会指责谁的责任,而是一起分析哪里能优化,下次怎么才能避免;
3.输出可复用的方法论:通过客观分析成功的关键和失败的原因,沉淀可复用的方法,固化成checklist、模板或SOP,让团队下次少走弯路。
这种复盘不是秋后算账,而是帮团队一起成长,让大家在反思中越做越好,越来越有凝聚力。
04全程给信任
很多管理者嘴上说“信任”,行动上却处处设防:
要求日报、周报、随时汇报;审批层层加码;连请假都要解释半天理由。
这种“伪信任”,本质是缺乏安全感的控制欲,反而扼杀了下属的主动性,让他们变成只会听话办事的工具人。一流的领导,懂得用信任推动成长,而不是用监控维持秩序。
他们一旦把任务交给下属,就给予足够的信任,不随意干涉细节,只在关键节点了解进度。比如把客户对接交给下属后,不会天天问“客户回复了吗”“你跟客户说了什么”,而是相信下属能处理好,只需要在签约、回款等关键环节同步信息。
他们还会给下属试错的空间,允许下属在工作中犯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当下属犯错时,不会一棍子打死,而是一起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让下属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充分授权的核心,是尊重下属的能力和主动性。当下属感受到被信任,会更有责任感,愿意主动思考、大胆尝试,而不是被动接受指令。
这样不仅能激发下属的自驱力,把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还能让领导有更多时间聚焦更重要的事务,完成领导省心、下属用心的双赢。
✎写在最后
团队的问题,80%源于管理缺位,而非执行懈怠。
•事前不定标,就别怪下属跑偏;•事中不赋能,就别怪进度拖延;•事后不复盘,就别怪错误重演;•全程不信任,就别怪人心涣散。
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
管理高手,应该是在背后搭台、铺路、点灯的人,让每个下属都能在清晰的方向中,发挥最大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