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盘点2014年世界排名前十企业培训
- 2017,蒋小华邀您去德国汉诺威工
- 2017年1月4号蒋小华老师在陕西
- 看跨境电商“小红书”如何俘获120
- 2015年人力资源培训计划模板
- 再不行动就晚了!医院该如何做好网络
- 2017年,闻鸡起舞,和蒋老师一起
- 《内勤管理技能提升》--陈致谚老师
- 汽车行业:转向灯隐患,莲花美国召回
- 石油行业:2011年石油日需求量预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2014浙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 国际贸易术语Incoterms20
- 2012年税改与汇改政策解析暨涉外
- 营业厅网点主任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学
- 台湾刘成熙老师-2012年度经营计
- 2012年度经营计划制定与落实
- 行动销售:一套系统科学完整的销售流
-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实务
- 砺剑行动—金牌店长五项修炼
- 行动学习:企业解决问题的强力工具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2023,乐观地预期,悲观地行动
时间:2023-01-10
近日,曹德旺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开年说|启动,2023!》直言:“活下去是硬道理。死不会死,就难受一点,但是这个就是现实。我们不要安慰,就是增强自己的信心。碰到了问题,用阿Q的那种(自我安慰精神)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直接面对这个现实。我认为事在人为。”显然,他对2023年,不乐观,但也不悲观。
而最近有一份调查,数报显示:非常乐观的人10.6%,希望更好的人28.3%,没啥变化的人6.4%,肯定更糟的人41.8%,说不清楚的人12.9%。而对照之前有很多人表示疫情放开后,经济会渐渐向好,这么来看要打一个问号。
不管是哪一种预期,乐观是一种天赋,悲观是一种能力。对2023年,我认为,要乐观地预期,悲观地行动。既要有信心,但也不是盲目乐观,而是要有紧迫感,要有自己的一套打法,“坐等”是肯定不行的,自我安慰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而是要做勇敢者,要主动出击。因此,拥抱2023,我的建议是,开源节流,既要创新,也要提效,哪怕是一点点,否则,难生存。这不是因为疫情,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竞争的需要。
上一篇 : 麦穗原理
下一篇 : 劳斯莱斯创百年史上最高销售纪录,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