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 电话销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段?为什
- 企业为什么要赋能
- 不一样的美国工匠精神/为什么需要新
- 为什么执行力培训很重要?
- 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个培训讲师?
- 知识科普:保险售后服务为什么那么重
- 职业化培训:我为什么不想安于现状
- 为什么企业要做企业文化?----企
- 领导为什么不喜欢“说真话”的员工呢
- 温商为什么号称中国的犹太人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6月京城培训交流:如何利用DISC
- 6月京城培训交流:如何利用DISC
- 宝宝反复问为什么 父母应咋办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企业为什么远程在线办公效率低下?
- 银行为什么赚钱:银行一线经营的业务
- 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为什么中共能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 学习贯
- 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
- 为什么中国不可战胜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培训意味着改变,无效的学习表现为学员不产生任何改变。学习之所以无效,原因必在四个环节之一:茫然而不知所措,知之而不信,信之而不为,为之者不终尔。
茫然而不知所措:学员凭感觉和本能做事情,根本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就像大妈炒股,赚了不知道为什么赚了,赔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赔了。这个环节,学习者最缺乏的是知识,知识传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讲,传统教学方式在这个环节上是有效的,也是唯一有效的。
知之而不信:从知到信中间有一大步,人们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很多,但不一定都信。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变量就是学习者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结构。没有人罔顾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而贸然相信别人的言论。不仅要把知识传递给学员,而且要帮助学员转化,帮助学员把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整合在一起。这个环节是传统培训做得不够的,太多教学的失败不是老师没讲明白,而是学员没完成整合。
信之而不为:第二个环节即便顺利过关,还有更大的跨越是从知到行的跨越。知道不一定要做到,知道不一定能做到。知道不一定要做到本质还要追溯到第二步“知之而不信”,信的背后有一个程度问题,嘴上说相信和至死不渝地相信程度是不一样的,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不真信的东西当然不会践行;知道不一定能做到则问题出在操作技能上,就要求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一点点地练,熟能生巧,久而能为。
为之者不终尔:偶一为之容易,形成习惯则难。这个环节也要解决三个问题,其一,信而为之后的体验,一用就灵,学习者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美妙的体验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会让学习者着魔,即所谓上瘾。小孩子打游戏为什么很容易上瘾?游戏中的体验太美妙了,学习为什么就不容易上瘾?体验有点欠缺。人们会断然抛弃经验证无效的知识,尽管有时候是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验证无效。其二,初学者的体验因为不掌握必要的技能必然不会太好,学任何手艺都有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最初的过程很难熬。这就需要有人持续鼓励、反馈、指导和监督。其三,就算学习者最初有一个还算不错的体验,而且能渐入佳境,也要考验学习者的毅力和兴趣,毅力不够则坚持不下去,兴趣转移也容易移情别恋。
这四关都过了,才可谓学习的完成,学员行为才会有彻底的改变。可惜,多数培训只在第一关下功夫,试图在一个环节上解决所有问题,即便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是枉然。茫然无知、知之不信、信之不为、为之不终——任何失败的培训,都可以从这四个环节找原因。
我一贯提倡的简单、有效、可复制,也是为了解决这四个环节的问题。简单,就是要一点就透,容易理解,不增加认知负担。有效,崇尚一用就灵,学习者有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可复制,是指很容易迁移,反复用,反复灵,变通用,照样灵。
上一篇 : 如何把年轻学员留在课堂上
下一篇 : 几个增强培训学习体验的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