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41257
课程价格:¥27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943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张保权
前言:你心目中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习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解读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革命运动的复兴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三)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 (四)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五)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六)“支部建在连上”,古田会议的启示:如何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政治定位 2.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3.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标准 4.准确把握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着力点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四)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启示:党支部要重视和加强各项专题教育 1.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 2.专题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解决突出的问题 3.专题教育重在与实际相结合 (五)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一)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开展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四)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五)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人民政协的召开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中国的诞生,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和巩固 (二)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全面展开,国民经济的恢复 (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党的八大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全党整风 (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四)“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政治上“左”的错误的发展 (五)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成就 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一)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二)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三)经济调整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四)拨乱反正任务胜利完成 九、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党的十二大和全面改革纲领的制定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对外关系的调整 (三)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基本路线 (四)经济上的治理整顿和经受国内外政治风波的考验 十、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成功实施 (三)“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四)党的十五大和跨世纪发展战略 (五)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六)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党的十九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开启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五)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方法 1.当好党支部书记的“六个意识”与“三个关键”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3.加强“三会一课”工作 4.开好组织生活会 5.抓实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6.开展有效的谈心谈话工作
姓 名 张保权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5 工作经历及 任职情况 法学博士(华东师大)、政治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宝钢教育奖获得者,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陕西蒲白矿务局工作5年,在同济大学从教10年,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与比较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近10项。 主讲课程 模块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 1.我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2.我国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演变 3.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效果 4.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典型案例解读:基于特定行业的分析 5.新时代党建格局: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6.制度反腐与法治反腐:反腐败内外部衔接协调机制 7.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体制:纪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模块二: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 8.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实 9.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制度逻辑 10.我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制度优势 11.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国家权力结构的科学化 模块三:意识形态建设与党性教育 12.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与当前形势 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 14.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5.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 研究领域 主要教研方向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政治与制度分析 主要研究项目及研究成果 1.出版著作1部(独著),参编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主持和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级科研课题 3.科研项目: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十九大报告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意识形态建设与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等 授课特色 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可靠;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剖析与思想启迪结合;注重现场互动,趣味性强,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