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启动 财政补贴
- 各单位新员工入职培训要求和指引
-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因自身的违法
- 何为“单位”何为“部门”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经济补偿
- 因员工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
- 什么情况下员工对用人单位有赔偿责任
-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为什么老实人,不能被提拔为管理层?
- 蒋小华老师携《领导力突破》助阵杭州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医院、企事业单
-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管理实务
- 缩小核算单位 提升企业利润
- 香港机关单位考察
- 建设单位视角下安全管理的关键举措和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
- 一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单位里,为什么别人看一眼就知道你就是老实人
时间:2025-07-14
在企业管理培训的课堂上,我见过形形色色的职场人,其中有一类人特别容易辨认,他们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老实人。
就像有一次,培训结束后,一位学员小李跟我倾诉,下班时明明不顺路,同事让他帮忙载一程,他心里其实不太愿意,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拒绝,最后糊里糊涂地就答应了。这其实就像每个单位里都有的老实人日常,他们总在成全别人,却唯独委屈了自己。
为什么同事看你第一眼,就敢断定这人好欺负呢?
不是因为你长了张特定的脸,而是你浑身散发的老实人信号在作祟。
今天我就结合企业管理培训中遇到的情况,告诉你老实人是如何被精准识别的,以及更重要的——如何破局。
01越卑微,越被轻视
在企业里,我见过不少这样的老实人。
电梯里,他们永远会下意识地缩在角落,哪怕电梯里只有两个人,仿佛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存在感;汇报工作时眼神游移,像做错事的孩子,不敢与领导对视。
这种自我矮化的肢体语言,本质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在作祟。你以为的谦逊有礼,在别人看来却是缺乏边界感的妥协。
你的姿态放得越低,别人越敢随意对待你。
如果员工总是表现出卑微的姿态,领导可能会觉得他能力不足,同事也可能会觉得他好使唤,从而把更多的脏活累活都推给他。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卑微的姿态呢?
首先,要从内心建立起自信。你要明白,自己是凭借能力进入企业的,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在培训中,我会引导学员进行自我肯定练习,让他们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很优秀,我有能力做好工作”。
其次,注意肢体语言的调整。走路时抬头挺胸,步伐稳健;与人交流时,保持眼神的正视,不要躲闪;递文件时,大方地递过去,不要过于小心翼翼。在汇报工作时,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熟记于心,然后自信地站在大家面前,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进行汇报,眼神要与领导和同事有适当的交流。
二、越讨好,越被无视
“我都行”“没关系”“我来做吧”,这三句话堪称老实人的口头禅。在企业里,这种讨好型表达太常见了。
这种讨好型表达背后,是对冲突的恐惧。你害怕说“不”会引发矛盾,却忘了职场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你的语言越模糊,别人越敢模糊你的利益。
要改变这种讨好的状态,关键在于转变表达方式。
第一、把“我都行”换成“我更倾向A方案,理由是……”。比如在项目讨论会上,当大家对方案有分歧时,不要再说“我都行”,而是要认真分析每个方案的优缺点,然后明确表达自己的倾向,并给出合理的理由。
第二、把“没关系”换成“这次可以,但下次需要提前告诉我”。当同事借你的东西不还或者临时找你帮忙时,不要一味地说“没关系”,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期望。你可以说“这次你可以先用着,但下次用之前要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要用呢”。这样既给了同事面子,又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第三、把“我来做吧”换成“我手头有XX工作,你看优先级怎么排?”当同事把工作推给你时,不要立刻答应,要先考虑自己手头的工作安排,然后合理地提出优先级的问题。
三、越付出,越被透支
在企业里,我也见过很多过度付出的老实人。办公室里倒垃圾的是他们;下班时关灯时是他们;甚至同事的快递到了,顺手帮拿的还是他们。
他们以为这些行为能攒下人情,却不知在同事的认知里,这早已变成他们的义务。
你的过度付出,会被默认为应得。人们不会珍惜轻易得到的东西。
更可怕的是,这种老好人形象会形成路径依赖:同事习惯了你的付出,一旦你稍有松懈,反而会被指责“变了”。
这种情况关键在于建立“有条件付出”机制。
替人加班时同步说明。当同事让你替他加班时,不要不好意思提条件,要明确告诉他“这次我可以帮你加班,但下次我有事的时候你得帮我顶班”。这样可以让同事知道,你的付出是有条件的,不是无偿的。
对频繁求助的同事直接列出工作清单。当同事频繁找你帮忙时,你不要总是有求必应,要让他知道你也有自己的工作安排。你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清单列出来给他看,然后说“你看,我今天有这些工作必须完成,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帮你,你看看能不能找别人帮忙或者自己先试着解决一下”。这样既拒绝了同事的不合理要求,又让他了解你的工作情况。
四、越让利,越被算计
年终评优时,技术部的老陈又一次主动把名额让给了年轻人。
他以为这是高风亮节,却不知背后有人议论:“他就是能力不行,怕评上了被人戳脊梁骨。”
三年来,他亲手把三个晋升机会推给同事,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
在企业里,像老陈这样的老实人并不少见。
他们总陷入一个误区:把让利等同于高尚。其实你的不计较,只会让人觉得你没有筹码。
而销售部的林姐则完全相反。她每次谈成大单子,都会在例会上清晰列出自己的贡献,该拿的提成一分不少,该得的荣誉绝不退让。
但她也有原则:小单子的奖金会请团队喝奶茶,额外福利会分给助理一半。
这种明算账的做法,反而让同事觉得她靠谱。
职场中涉及到利益分配时,关键在于明确利益边界。
首先,每周梳理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团队会议上主动汇报。
其次,涉及利益分配时,直接说明自己的贡献占比。
最后,对侵占自身利益的行为,当场提出异议并说明理由。
写在最后
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
该帮的忙认真帮,不该让的利坚决不让。
你的职场底气,从来都不是忍出来的,而是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