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论东西方见面礼仪差异
    时间:2013-10-30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他们的不同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东方文化历史悠久,而西方文化相比时间较短,而且两者对比之下,文化精神也有不同,东方以道家儒家思想为核心,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精神讲求的是英雄主义,而且他们用较短的时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不同的体系中,便造成了中外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不同,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商务礼仪特点。

 

见面礼仪的差异———委婉迂回与开门见山

 

1、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西方人亲属称谓粗疏模糊,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不清,除区分辈分外,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例如:在中国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 对平辈称“大哥”、“大姐”;在国外一个 cousin 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2、问候的差异
 

中国人的寒暄问候诸如“吃了没有?”、“上哪里去?”、“忙什么呢?”等,对于这类问候语,一般没有必要予以实质性的答复,多用于熟人之间;外国人见面的寒暄主要是从
天气开始,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去问候就会被认为你是在关注对方的隐私,打听他们的私事,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3、交际语言的差异

中国,谦逊是一种美德,低调是一种态度,当别人夸奖的时候,中国人喜欢说“不行”、“哪里”、“还不够”、“不好”等,而这些却不符合西方人的传统,在西方文化里,夸奖别人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比如,在商务活动中,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说的总是谦虚的话语,说自己“不行”、“差远了”等,而外国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you”,这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人是不谦虚的,这样的人,在中国也不受欢迎,而中国人的做法在外国人看来也比较虚伪。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