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红色管理智慧-考察研修班
- 周易五行管理高级实务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 易经总裁班:太易智慧修炼营课程大纲
-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 冲突管理培训: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
- 管理智慧工作坊
- 解读国学九家的为人处世智慧
-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
-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 课程说明
- 讲师介绍
- 选择同类课
不限
【培训收益】
★ 全面了解《周易》的主要思想。 ★ 学以致用,提升理解和运用《周易》的能力。
序 《周易》概略
(一)伏羲、文王、孔子与《周易》
(二)《周易》的爻、卦、辞
(三)从占卜之书到哲学宏著
一、《周易》中的心态至上智慧
(一)兑,说(乐)也:积极心态,谋事成功的法宝
(二)坎有险,求小得:平静心态,方能深刻地思考
(三)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意志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四)飞龙在天:良好心态,成功必需的素质
二、《周易》中的自强不息智慧
(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传统文化之精华
(二)潜龙勿用,阳在下:卧龙潜伏,天降大任于斯人
(三)君子终日乾乾:勤奋不懈,认真对待每件事
(四)或跃在渊,无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最重要
三、《周易》中的厚德载物智慧
(一)黄裳元吉,文在中:笑泯恩仇,慧眼识透世人心
(二)君子以厚德载物:胸怀宽广,大德之人有大得
(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积善成德,为人立身之必需
(四)括囊无咎,慎不害:安守正道,朋友事业双辉煌
四、《周易》中的诚信包容智慧
(一)君子以朋友讲习:以诚相交,可寻千古真知音
(二)在师中,吉,无咎:用人不疑,职权行使需慎重
(三)君子以非礼弗履:尊重他人,礼仪之邦最重礼
(四)劳谦君子,有终:谦虚美德,方能遇事就呈祥
五、《周易》中的柔和顺应智慧
(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平常之心,不同境遇均善待
(二)刚中而应,故聚也:志同道合,群体相聚创事业
(三)负且乘,致寇至:祸患难免,以平常心去对待
(四)不远复,无祗悔:自我省察,及时改过利成长
六、《周易》中的求同存异智慧
(一)君子以同而异:合作共事,同谋利益和发展
(二)同人于宗,吝:庸容大度,可化干戈
(三)乱之所生,言语以为阶﹣﹣语言行为,事关事情和名誉
(四)君子以远小人:远离小人,道德尊严可保持
七、《周易》中的困境变通智慧
(一)多识前言往行畜其德:修身养性,善于学习和提高
(二)时乘六龙以御天:奋发图强,掌握进退的要则
(三)君子以立不易方:持之以恒,能将可能变现实
(四)动静不失其时:通权达变,积极把握好时机
八、《周易》中的转化发展智慧
(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旧创新,变化境遇需适应
(二)君子安而不忘危:居安思危,风云变幻不足畏
(三)君子以致命遂志:为了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
(四)顺乎天而应乎人:遵从规律,顺应历史的发展
(课堂活动:《周易》占卜游戏;互动交流:2-4次)
——现代国学企业管理实践专家
现任: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
曾任: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兼书记、人事处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等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
重庆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重庆坤山书院荣誉院长
【个人简介】
赵驹教授长期担任大学多个部门的主要领导,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协调经验。他结合管理学和经济学学术背景,致力于“融通中外智慧,赋能现代管理”,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先后从事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深受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欢迎。赵驹教授在《管理世界》、《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刊物发表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30余篇,并出版《公关策划》等专著5部。此外,他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多次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展现了深厚的学术造诣。
赵驹教授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还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中国中车、工商银行、南方电网、中国海油、国轩高科等60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设管理类与经济类专题讲座70多场,吸引了5000余名学员参与学习。他的课程内容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受学员好评,为现代管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支持。
在学术与工作之余,赵驹教授兴趣广泛,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均有涉猎,同时还热衷于收藏,并在此领域颇有建树。这些爱好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生活,也为他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灵感,使其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
【培训经验】
重庆某商会——《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风水文化》《中国占卜文化》8次,400人+
传统文化系列培训——为重庆某商会交付8场《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风水文化》《中国占卜文化》专题课程,累计覆盖学员400余人,课程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深受学员喜爱,助力商会成员提升文化素养与传统文化认知,学员好评率显著,活动反响热烈。
中国中车,重庆化医集团等——《高绩效团队建设》13次,800人+
为中国中车、重庆化医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高绩效团队建设》培训,累计授课 13 次,参与人数800人+。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以及团队协作游戏等多元方式,助力学员深入理解团队建设核心要点。培训后,企业内部团队协作效率显著提升,超90% 的学员认为团队沟通更顺畅,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为企业业务高效开展筑牢根基。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领导方法与艺术》12次,1000人+
针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头,赵老师成功开展了12次《领导方法与艺术》培训,覆盖超1000名学员。培训通过剖析经典领导案例,结合情景模拟与小组研讨,深入传授领导理念与技巧。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员反馈领导力思维和决策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企业内部领导力的整体进步,为企业的稳健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烟草、盐业等单位——《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道家智慧与现代管理》《法家智慧与现代管理》《阳明心学与现代管理》20次,1200人+
为重庆烟草、盐业等单位精心打造《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道家智慧与现代管理》等系列课程,累计授课达20次,参与培训人数超过1200人。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深度融合的方式,引导学员深入探讨传统智慧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培训结束后,经调研,超85%的学员表示能将所学智慧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与团队凝聚力,收获了一致好评。
【授课风格】
学识广博: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能够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展现出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不仅让学员感受到讲师的权威性,还能在授课过程中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
儒雅生动:儒雅且富有感染力,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不仅让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还能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故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强学员的记忆和理解。
旁征博引,融汇古今:善于引用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文献和历史事件,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拓宽了学员的视野,还能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员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演变和应用。
启发式教学与深度互动:讲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员的思考和参与。不仅增强了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还能通过深度互动,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学习效果。
【主讲课程】
企业管理理论与运用
《博弈论与现代管理》(特色课)
《管理心理学与心本管理》(特色课)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精要》
《组织行为学》
《组织变革》
《领导者的魅力与修为》
《领导方法与艺术》(特色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12次)
《领导即席讲话艺术》
《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维》
《如何提升非职权影响力》
《企业家心智模式与成长》
《集团化管理的协同发展》
《共情沟通与管理艺术》(返聘5次)
《高绩效团队建设》(返聘13次)
《企业文化塑造与传播》
国学经典与现代管理(经典课程)
《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返聘5次)
《道家智慧与现代管理》(返聘5次)
《法家智慧与现代管理》(返聘5次)
《阳明心学与现代管理》(返聘5次)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智慧》(返聘5次)
《〈资治通鉴〉中的管理智慧》(返聘5次)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智慧》(返聘5次)
《〈西游记〉中的管理智慧》(返聘5次)
《国学中的舒缓人生》
《国学中的精进人生》
《湘军管理的现代借鉴》
《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国学中的识人与用人》
党政干部培训专题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国际视野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银发经济”与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新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发展》
《新形势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全国两会精神解读》(返聘5次)
《三中全会精神解读》(返聘4次)
《习近平用典与中国文化》
《习近平论家庭家教家风》
《习近平的领导艺术》
《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新认知新思维新能力》(特色课)
《枫桥经验的时代精神》
《如何撰写优质的调研报告》
其他专题
《〈周易〉中的人生智慧》
《经营人生:了解你自己》
《人际交往:在关系中成长》
《安住此心:积极向上开心工作》(返聘5次)
《中国茶文化》
《中国酒文化》
《中国风水文化》
《中国占卜文化》
《如何待人处世交友立业》
《长寿养生幸福快乐之道》
-
一、《黄帝内经》经典地位1、黄帝与岐伯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二、《黄帝内经》阴阳学说1、阴虚与阳虚2、阴平阳秘的意义2、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三、《黄帝内经》五行学说1、五脏与五行2、五色与五行3、五志与五行4、五味与五行5、五季与五行6、五方与五行四、《黄帝内经》藏象学说1、心:君主..
-
引言部分: <br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从春秋时期孔子开始一脉相承,以“三纲八目”为核心。其中,“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