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当领导后,一定要搞清做事的顺序
    时间:2025-05-16

当上领导,你以为就有了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团队?
错了!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
领导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很多人当了领导后,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地做事,结果团队散了,项目黄了。为啥?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管理不是靠蛮力,而是靠节奏。顺序错了,再努力都是白费;顺序对了,事半功倍!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当领导后,那些必须搞清楚的做事顺序。
一、先稳位,再改变
刚当上领导,你可能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想大展拳脚。
但,先别急着发号施令。
就像一艘前进途中更换舵手的船,第一要务是让船平稳渡过因为更换而带来的颠簸,而不是立刻改变航线,这很容易让船迷失方向。
稳定团队情绪
新官上任,团队成员心里都打鼓,不知道新领导是个啥路数。
这时候,得先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想法。
开个见面会,跟大家认识认识,说说你的想法和打算,听听他们的担忧和期望。
让团队成员知道,你不是来搞破坏的,而是来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
稳定工作节奏
接手一个新团队,先别急着推翻一切重来。
先观察一段时间,了解团队的工作流程和节奏。
如果贸然改变,可能会让团队成员无所适从,工作效率下降。
稳定工作节奏,让团队成员在熟悉的环境中逐渐适应你的领导风格。
在稳定的基础上,领导再进行指挥。
二、先立威,再交心
“威”字怎么写?头上一个“戈”。领导要有威严,就得会用“戈”。
上任后,你得立威,让团队成员知道你的底线和原则。
别以为立威就是摆架子、耍权威,立威是为了建立团队的规矩和秩序。
在团队中,领导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纠正。
通过这种方式,让团队成员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立威不是要让团队成员害怕自己,而是要让他们尊重自己。
明确规矩
新领导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明确规矩。团队的纪律、工作流程、奖惩制度,这些都要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
严肃处理
规矩立了,就得执行。别怕得罪人,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会真正敬畏规矩,敬畏你这个领导。
立威之后,再交心。
这时候,团队成员已经认可了你的权威,你再和他们交心,效果会更好。
经常和团队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这样,团队成员才会真正信任你,愿意跟随一起努力工作。
三、先选对,再培养
领导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包揽下来。
要想干好工作,就得靠优秀的团队。
选拔人才,是领导的重要职责。
有些领导在组建团队时,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招了几个人就开始工作。
然后,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团队成员能力不足,但培养员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挽回。
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会影响团队的整体绩效。
所以,团队建设,一定要先选对人,再培养人。
选对人
选拔人才,不能只看简历,不能只凭印象。要综合考虑能力、潜力、性格、价值观等因素。
找那些和团队文化契合、有潜力的人。
别怕麻烦,多面试几轮,多考察几个候选人。
培养人
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后,再进行培养。培养要根据成员们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可以通过培训、指导、实践等方式,帮助成员们提升能力。
比如,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知识。
对于有潜力的员工,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包括内部培训、外部进修、项目实践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四、先求同,再存异
在团队中,成员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员工和领导也有着不同,员工想摸鱼躺平,领导想赚钱成功。
这时候,领导要做的,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找到大家的共同点,凝聚团队力量。有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团队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求同
新领导上任,先要和团队成员一起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这是团队的“魂”,有了它,团队才能凝聚起来。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目标设定会议等方式,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团队的共同利益,什么是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存异
求同之后,再存异。
团队成员的差异,其实是团队的财富。
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说:“领导者应当对每一位成员予以区别对待,切不可试图同化所有员工,使其完全契合自身的主观要求。相反,领导者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培养方案与系统全面的培训体系,深度挖掘每一位成员的潜在特长,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充分施展才华,逐步成长为团队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技能、不同的背景,碰撞在一起,可以让团队更全面、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
领导要学会包容差异,鼓励团队成员发表不同意见,让团队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五、先心情,再事情
团队磨合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爆发冲突。
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或失望会严重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处于强烈情绪波动中的人更倾向于做出冲动决定,并且这些决定往往不够理智,长远来看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之前,先处理好情绪,不仅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管理者这时候可以通过倾听而不打断、共情回应、确认感受等方法,与员工建立安全的情感沟通环境。
再通过识别情绪、表达与接纳、引导积极思考、共同制定行动计划等方式引导进行情绪处理。
六、先激励,再考核
领导不是监工,不是只盯着员工的失误。要想让团队成员积极工作,就得先激励他们。
很多领导一上来就定KPI、抓考核,结果员工消极应付,只做考核内的事;团队内卷,互相拆台;创新完全消失,没人愿意冒险。
人不是机器,光靠压力驱动,迟早崩盘!
这样做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还能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激励
激励是领导的重要工具。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双管齐下。
物质激励可以是奖金、晋升机会、福利待遇等;精神激励可以是公开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给予更多的自主权等。
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
考核
激励之后,再考核。
很多人以为考核就是打分、评级、扣工资,其实大错特错。
考核的本质,是确认方向是否一致,目标是否达成,过程是否健康。
如果前期激励到位了,员工已经建立起主人翁意识,那么考核就不会变成“找茬大会”,而是“复盘与提升”。
考核要公正透明,能服众;考核要反馈及时,能修正方向;考核要与激励挂钩,形成正向循环。
做得好,该升职升职,该加薪加薪;做得不好,也要给出改进路径,而不是直接淘汰。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写在最后
当领导后,做事顺序很重要。
先稳住局面,再发号施令;先立威,再谈感情;先选对人,再培养人;先统一目标,再听取意见;先管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先激励,再考核。每一步,都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环环相扣。
管理的艺术,不在于你多努力,而在于你是否踩准节奏。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