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相关热门文章
- 曾鸣的“团队赋能”到底是什么鬼
- 电话销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段?为什
- 企业为什么要赋能
- 什么是岗位分析?
- 2017,蒋小华邀您去德国汉诺威工
- 不一样的美国工匠精神/为什么需要新
- 为什么执行力培训很重要?
- 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个培训讲师?
- 知识科普:保险售后服务为什么那么重
- 职业化培训:我为什么不想安于现状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 服装疗愈课程内容是什么学习服装疗愈
- ISO1400内审员培训 什么是I
- 做形象设计为什么要先做色彩风格诊断
- 服装搭配有什么诀窍么学习服装搭配师
- 什么是真正的文化旅游地产第三季
- 色彩搭配可以和什么行业嫁接色彩搭配
- 华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的?--探
- 赢在执行为什么执行难
- 宝宝反复问为什么 父母应咋办
- 赢在执行-为什么执行难?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嫦娥四号首次降落月球怎么回事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表面的五个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06-17
嫦娥四号首次降落月球怎么回事
据官方媒体消息,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周四(1月3日)成功在月球冯·卡门(Von Kármán)环形山着陆,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发射四天后的12月12日,嫦娥四号开始在100公里高度的环月轨道上运行,并在环月轨道上与"鹊桥"中继星进行了4次中继链路测试和多项在轨测试,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奠定了基础。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环月轨道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着陆轨道,择机降落。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月球背面,这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表面的五个原因是什么
1.月球背面着陆前所未有
月球背面那么大,科学家想去看看。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人类发射到月球的探测器已经有100多次。
“但是从着陆就位探测来说,月球背面一次都没有。”邹永廖表示,“嫦娥四号一旦成功,标志着国际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和巡视探测,这是创造历史的重大成就。”
邹永廖介绍:“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上,月球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从成分上看,月球正面大约60%的面积,都被一种名为“月海玄武岩”的岩体覆盖,而背面则几乎是另一种岩体――“高地斜长岩”。
同时,月球上22个月海中19个较大的月海都分布在月球正面,而月球背面只有东海、莫斯科海、智海等3个很小的月海;从形貌构造上看,月球背面撞击坑的密度明显大于正面;从年龄上看,月球背面则都是更加古老的岩石。
2.艾肯盆地――人类从未去过的“处女地”
嫦娥四号选择月球背面一个名为“艾肯盆地”的地方着陆。
目前,科学家把月球的大地构造单元粗略划分为三大地体,即斜长高地岩地体、克里普岩地体和艾肯盆地地体。
邹永廖指出,斜长高地岩地体和克里普岩地体,美国和前苏联都着陆巡视探测过,只有艾肯盆地地体没有近距离就位探测。
“科学家相信,这块区域目前就近距离巡视探测而言,属于一块‘处女地’,在科学上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他说。
3.背面岩石更古老
“月球背面的岩石更加古老。”邹永廖说。对科学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嫦娥四号前往艾肯盆地,必将获取更古老岩石的信息。
邹永廖表示,从时间维度上,如果我们获取更古老的岩石类型等物质成分信息,将对了解月球的化学成分演化过程大有帮助。
4.揭开“39亿年撞击高峰”之谜
艾肯盆地直径约2500公里,深度约12公里,90%以上分布在月球背面。“这是目前所知整个太阳系最大、最深的盆地。”他表示。
对艾肯盆地开展探测有可能揭开“39亿年撞击峰值”的科学之谜。
此前,科学家从太阳系撞击历史中发现一个奇特的规律,在地球、月球形成的46亿年历史中,撞击密度、频度和力度最高的时候,并不是最初的46亿年,而在39亿年,其原因困扰科学界已久。
“据科学家初步分析,艾肯盆地可能就是在39亿年撞击产生的。”邹永廖表示,“嫦娥四号到这里精细探测,也许会为我们打开‘39亿年撞击峰值’这个科学之谜的一扇门。”
此外,科学家为月球车探测艾肯盆地专门设计了一条“路线”,能够获取地形地貌、物质成分及浅层结构等信息,将在国际上首次建立月球“综合地质剖面”。
“这将对了解这个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和细节做出重大贡献。”邹永廖说。
5.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空白
嫦娥四号将到达的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的空白。
天文学上,不同频段的电磁波代表着来自宇宙的不同信息。目前,传统光学、红外及射电等波段的天文观测已得到长足发展。
由于屏蔽作用,在地面上无法开展低频射电的观测。
同时由于地球电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观测效果不理想。
邹永廖指出:“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干净,在那里开展低频射电探测,全世界天文学家都很感兴趣。”
在天文学家看来,能够在月球上开展低频探测,将在太阳爆发、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及宇宙早期状态等科学问题有新发现。
据了解,围绕到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探测,欧空局曾制定过详细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
“中国探月工程率先实现这一目标,我相信在科学上会有很多产出。”邹永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