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广告1

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走上管理,这4类员工管好了,心才不累
    时间:2025-10-29

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没当管理之前,看着领导天天开会,觉得他好像也没干啥特别累的活儿。等自己屁股坐到这个位子上,好家伙,第一天下来就想拍桌子:“这比我自己干活累多了!”

 

累在哪?不是写代码画图纸,是心累!是那种你使出了洪荒之力,团队却像一辆掉了一个轮子的马车,吭哧吭哧就是跑不快的无力感。

 

我以前就是这样,像个救火队长,到处填坑,感觉自己忙得像个陀螺,团队绩效却像温吞水,不冷不热。直到我的导师,一位带过几百人团队的老江湖,一巴掌“拍醒”了我:“你是在管理,不是在当保姆!把下面这四种人整明白了,你就能从心累升级到‘心流’。”

 

 

01

又懒又差的人

 

 

先说最让人头疼的那种。

 

这类员工的特征极其明显:能力不达标,态度还消极,每天准时上下班,工作能混就混。交出来的东西勉强60分,修改比重做还累人,说起理由来比谁都多。“这个资源不够”“那个流程有问题”,总之,问题都是别人的,功劳最好是他的。你催他,他比你还能抱怨;你教他,他左耳进右耳出。

 

面对这类员工新手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心软!总觉得“都不容易,再给次机会吧”。结果呢?你的善良,成了他躺平的温床。一颗老鼠屎,真的会坏了一锅汤。

 

其他拼死拼活的队友看着:“哦,原来这样混日子也行?那我那么拼命图啥?”

 


记住一句话:你是来领导团队创造价值的,不是来做慈善的。对于又懒又差的人,你的首要任务不是改造他,而是防止他破坏整个团队的氛围。

 

面对这类员工:

 

首先,你要设立清晰无比的底线

 

跟他进行一次严肃的正式谈话。明确告诉他,工作的最低标准是什么,下次考核的时间点是什么。把要求和后果白纸黑字,说得清清楚楚。这不是无情,是专业。

 

其次,给最后一次标准化机会

 

给他一个最简单、最明确的任务,附上详细的步骤和样板。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请严格按照这个来。” 这既是给他最后的机会,也是你收集“证据”的过程。如果他连这都做不到,那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最后的最后,果敢挥刀,及时止损

 

如果谈了、教了,依然故我。那么,勇敢地做出决定。直接启动淘汰流程。别怕招人麻烦,一个糟糕的员工带来的隐形损失,远比招聘的成本大得多。

 

 

02

能干肯拼的人

 

 

如果说第一类让你心累,那第二类能干肯拼型,就是让你心疼的宝贝。

 

他们是你团队的顶梁柱,自律到你感动,交活又快又好,还总想挑战更难的事。但你最大的风险就是——习惯性依赖,然后把他们用废。

 

能者多劳?屁!这是最差的管理陷阱。能者多劳的结果,往往是能者“过劳”。当你把最难的事都给了他,把最琐碎的杂事也丢给了他,总有一天,这匹千里马会累倒,或者,心寒地离开。

 

管理他们,核心不是“用”,而是“养”。

 

1、把激励用在刀刃上,给足获得感

 

别画大饼,要来实的。奖金、晋升机会、学习资源,要毫不犹豫地倾斜。公开表扬,让他的价值被所有人看见。聪明的管理者,从不亏待为自己冲锋陷阵的人。

 

2、关心他的职业倦怠,做他的减压阀

 

要主动问:“手头事情是不是太多了?有没有哪块可以分担或调整?” 帮他屏蔽无关的干扰,替他争取更多的资源。让他知道,你不仅是上司,更是战友。

 

3、帮他规划未来,而不只是完成当下

 

和他聊聊未来的发展路径,缺什么能力,就创造机会让他去学、去练。真正的留住,是让他觉得在这里,自己一直在“升值”。

 

 

03

有能力但懒的人

 

 

这有能力但不积极的员工最让人“又爱又恨”。

 

你明明知道他脑子活络,经验丰富,稍微使点劲就能出彩。但他就是“佛系”,无欲无求,仿佛已经看破红尘。你急得跳脚,他闲庭信步。强压他吧,他可能直接撂挑子;不管他吧,又觉得太浪费。

 

管理心法:推着走,找开关。

 

这类人不是没有动力,而是你没找到能点燃他的那个点。他们的懒,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当前工作缺乏兴趣,或者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

 

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步,找到他的兴趣点

 

和他深入聊一次,发现他真正感兴趣、有热情的工作领域是什么。也许他懒得写报告,但喜欢研究新技术?也许他不想带项目,但享受解决刁钻技术难题的快感?把他放在能激发他热情的岗位上。

 

第二步,设计游戏化的挑战

 

给他设定一些有挑战性但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并配上让他心动的奖励。这个奖励不一定是钱,可以是带薪休假、一个更酷的项目主导权、甚至是公开的特殊表彰。本质是:让他觉得“赢”的感觉很爽。

 

第三步,建立即时反馈机制

 

他们需要及时的正向刺激。一旦他完成了一个小目标,立刻给予肯定和奖励。让他感受到努力和结果之间的强关联,慢慢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04

态度好但效率低的人

 

 

最后这类员工,是团队里的老黄牛,也是最让管理者心疼的。

 

他们任劳任怨,态度满分,你交代的事,他加班加点也会做。但问题是,方法不对,效率奇低,同样的工作,别人两小时,他要一天,质量还未必好。批评他吧,看着他那诚恳认错的样子,你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对于他们,淘汰是不人道的,也是巨大的损失。因为态度是最大的资产,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你需要的是付出耐心,扮演好“教练”的角色。

 

那团队里有这种员工,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1、亲自示范,而不是动嘴皮子

 

别光说“你要提高效率”。坐下来,和他一起过一遍工作流程。“你看,这个数据可以用这个函数自动抓取,这个报告模板可以这么优化……” 手把手地教,比一百句批评都管用。

 

2、鼓励提问,建立安全感

 

明确告诉他:“不懂没关系,随时来问我,这不可耻。” 消除他“怕显得自己笨”的心理负担。让他敢于提问,你才能发现他的卡点到底在哪里。

 

3、拆解任务,小步快跑

 

把复杂任务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可执行的小步骤,让他每一步都有成就感,而不是面对一个大目标无所适从。

 

4、鼓励复盘,形成方法论

 

完成一个任务后,带他一起复盘:“这次哪里做得好?哪里可以优化?下次怎么做能更快?” 帮助他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论,这才是授人以渔。

 

✎写在最后

 

管理这门课,没有毕业那天。我们都在不断修炼。

 

但万变不离其宗,管理的本质,不是把人管住,而是把人激活。别再对自己“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感到心累了。静下心来,看看你身边的伙伴,他们属于哪一类?

 

然后,对号入座,用心对待。
 

上一篇 : 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做一把手,就看这1点

下一篇 : 没有了!

咨询电话:
0571-86155444
咨询热线:
  • 微信:1385710860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