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47215
课程价格:¥23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347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经济形势
授课讲师:姜新旺
思考的两条主线: 其一、跨界学习 跳出金融看金融、跳出金融学金融、跳出金融干金融 其二、取势、明道、优术 ------《长江商学院》校训
第一篇 势——取势,方可因势而变 ⊙环境、客户、对手、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当前对我们农信存在哪些重大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哪些“风口”? 势一: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根本性逆转。 势二:生态系统竞争时代已经迅猛来临。 势三:互联网金融让我们面临空前巨变。 势四:农村电商与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 势五:移动互联与O2O时代正呼啸而至。 势六:新新人类、吊丝逆袭等渐为主流。 势七:去中心化已经成为管理日趋主流方式 势八:银行业的下半场之变 势二:生态系统竞争时代已经迅猛来临。 表现特征: 世界是平的——行业边界正快速消融,“跨界”无所不在。 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生态战正快速改变传统规则。 开放式战略正发挥巨大的“核”威力 未来地位取决于你在生态的地位 这个世界,已经进入“打劫”与“打群架”的时代 案例1:京东——“乡村推广员”(浙江富阳 桐庐) 案例2:阿里——“村淘合伙人“(农村淘宝2.0版) 给农信带来的变化: 我们在固守“铜墙铁壁”般边界的同时, 却承受者边界外巨头的跨界猛攻 就如当年我们在沉醉于“农业社会”封闭式、产品式、公司式的成功时,却忽视了“工业社会”的“蒸气机时代”正呼啸而至 究竟生态系统是个啥玩意? 生态系统有哪几个核心特征? 生态系统竞争的前世今生是什么? 生态系统为什么有超级巨大的威力? 生态系统竞争将对农信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生态系统构建”四板斧“ : 建平台(抢入口) 聚用户 开放式 (重中之重、要中之要、难中之难) 广跨界 案例3:BAT 生态系统案例 第二篇 道——明道,方可走对大方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定方向 ⊙定战略, ⊙定原则 社区银行转型 应当首先彻底想清楚、想明白、想彻底、下决心的七道关键题 1、经营方向上:A、固守主业 B、跨界融合 2、经营模式上:A、公司 B、生态系统 3、平台思维上:A、封闭式 B、开放式 4、经营方式上:A、纯地面 B、地面+空中 5、经营策略上:A、单打独斗 B、异业结盟 6、经营工具上:A、传统手段 B、互联网金融 7、经营管理上:A、中心化 B、去中心化 想清楚这七个问题,也就实现了社区银行的“明道”
拘于金融看金融 拘于金融学金融 拘于金融干金融, 路,将越走越窄 跨界吧,农信! 跳出金融看金融 跳出金融学金融 跳出金融干金融 路,将越走越宽
双拳难敌四手 再强大的巨人, 也难敌群狼的持续进攻! 打群架吧,农信! 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伙伴 农信要成为县域的“武林盟主
案例4:平安的生态系统战略
第三篇 术——优术,方可实现大目标 最终,一切要靠实战来落地! ⊙文无定式、兵无定法 ⊙没有最优、只有合适 1.完善平台(抢入口) 完善物理平台 完善空中平台 完善金融覆盖 2.广聚用户 建议“广聚用户”采用的三大“杀手锏” 建议“广聚用户”采用的三大“基本原则” 3.开放融合——开放的原则,建议研读马化腾的《八项原则》 4.跨界整合 跨界方式跨界方向 跨界要求 跨界预计 结语: 社区银行目标:在县域打造一个由农信主导的、具有最强的“线上+线下”及互动优势、富有自身特色、由“农信提供金融服务+各细分市场领域战略合作伙伴提供跨界服务”并相互支撑,打造“农信+用户+战略合作方”对内共生共荣、相互促进而对外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社区银行愿景:伙伴遍县域 无处不丰收 转型最终目标:再造一个新农信!
案例5: 浙江农信生态系统建设探索(三丰收平台) 案例6: 德清农商行 “五农一体·丰收驿站”建设经验
★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 金融学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 MBA导师 ★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 浙江农信学院特聘专家 ★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 先后任多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独立董事或顾问 【职业履历】 姜老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MBA导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农信学院特聘专家、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先后担任河南新郑农商银行与浙江浦江农村商业银行独立董事,浙江武义农村合作银行与浙江衢州农商银行独立董事,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委员会等多家企业或协会的顾问。 姜老师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近年来一直在从事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传统金融的互联网转型与商业模式、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与风险规避、农商银行经营与管理前沿等方面的研究与服务。已经在《光明日报》、《改革》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5项省级课题,主持企业和政府委托项目近10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为2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与策划服务,已经为各层次银行、各类型企业、经济管理部门授课1000多场次,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