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28982
课程价格:¥25000/天
课程时长:2 天
课程人气:421
行业类别:行业通用
专业类别:管理技能
授课讲师:李可书
1.引子
1.1.什么是股权激励?
1.1.1.股权激励含义与总体特点 1.1.2.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
1.1.2.1.期权
1.1.2.1.1.含义 1.1.2.1.2.案例 1.1.2.2.受限股
1.1.2.2.1.含义 1.1.2.2.2.案例 1.1.2.3.虚拟股
1.1.2.3.1.含义 1.1.2.3.2.案例 1.1.2.4.股票增值权
1.1.2.4.1.含义 1.1.2.4.2.案例 1.1.2.5.分红
1.1.2.5.1.含义 1.1.2.5.2.案例 1.1.2.6.各自区别 1.1.3.创新的股权激励模式
1.1.3.1.创客模式
1.1.3.1.1.单元分工 1.1.3.1.2.小微合伙 1.1.3.1.3.价值持股 1.1.3.1.4.案例 1.1.3.2.动态股权调整模式
1.1.3.2.1.期权模式的衍生 1.1.3.2.2.不事先定数量 1.1.3.2.3.按照贡献值加权计算可得的股权 1.1.3.2.4.定里程碑 1.1.3.2.5.认缴制 1.1.3.2.6.案例 1.2.老板为什么要搞股权激励?
1.2.1.工资没有竞争力
1.2.1.1.薪酬替代者 1.2.2.别人都有,我也要有
1.2.2.1.盲目跟风 1.2.3.大气老板:跟员工兄弟们分享公司
1.2.3.1.价值分享 1.2.4.一边赏一边上手铐
1.2.4.1.金手铐 1.2.5.员工拼命冲业绩
1.2.5.1.提高积极性 1.3.股权激励对员工有什么好处?
1.3.1.成为千万富翁的可能性
1.3.1.1.财富效应 1.3.2.翻身农奴把歌唱
1.3.2.1.主人翁效应 1.3.3.领导重视我
1.3.3.1.心理优势 1.4.股权激励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
1.4.1.阿里:成功案例 1.4.2.乐视:反面教材 2.股权激励的实施
2.1.选择哪种股权激励模式?
2.1.1.企业性质
2.1.1.1.国企 2.1.1.2.民企 2.1.1.3.上市公司 2.1.1.4.VIE 2.1.2.企业的发展模式
2.1.2.1.互联网高速发展模式 2.1.2.2.传统门店 2.1.2.3.传统服务行业 2.1.2.4.工厂等制造业 2.1.3.企业的阶段
2.1.3.1.种子阶段 2.1.3.2.发展阶段 2.1.3.3.成熟阶段 2.1.3.4.衰退阶段 2.1.3.5.子主题 5 2.1.4.企业现金流
2.1.4.1.充裕 2.1.4.2.不充裕 2.1.5.员工规模
2.1.5.1.小于50人 2.1.5.2.50-200人 2.1.5.3.200人以上 2.2.股权激励的“七定”
2.2.1.定人
2.2.1.1.管理人 2.2.1.2.授予对象 2.2.2.定量
2.2.2.1.授予的数量 2.2.3.定模式
2.2.3.1.期权等各种常见模式 2.2.3.2.新模式:创客模式、动态股权调整模式 2.2.4.定来源
2.2.4.1.大股东转让 2.2.4.2.各股东一起稀释转让 2.2.4.3.增资 2.2.5.定价格
2.2.5.1.行权价格 2.2.5.2.回购价格 2.2.6.定条件
2.2.6.1.行权条件 2.2.6.2.退出条件
2.2.6.2.1.正常离职 2.2.6.2.2.过错离职 2.2.7.定时间
2.2.7.1.实施周期 2.2.7.2.成熟/行权频次 2.3.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2.3.1.企业情况摸底和沟通 2.3.2.拟定方案 2.3.3.通过董事会/股东会决议 2.3.4.员工宣讲 2.3.5.签署相关协议文本 2.3.6.后续股权管理
2.3.6.1.行权 2.3.6.2.工商登记 2.3.6.3.退出 2.3.6.4.加速解锁 3.股权激励过程中常见的陷阱
3.1.股权代持问题 3.2.员工频繁离职导致变更手续繁琐问题 3.3.股权稀释问题 3.4.股权激励个税问题
3.4.1.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控股企业
3.4.1.1.授予环节:不纳税 3.4.1.2.行权环节:(收盘价-行权价)*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 3.4.1.3.对外转让环节:免征 3.4.1.4.股息\分红:20% 3.4.2.非上市公司
3.4.2.1.授予环节:不纳税 3.4.2.2.行权环节:不纳税 3.4.2.3.对外转让环节:20% 3.4.2.4.股息\分红:20% 3.4.3.税收递延
3.4.3.1.条件
3.4.3.1.1.非上市公司 3.4.3.1.2.属于境内居民企业的 3.4.3.1.3.股权激励计划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4.3.1.4.激励标的应为境内居民企业的本公司股权 3.4.3.1.5.激励对象
激励对象应为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 人数累计不得超过本公司最近6个月在职职工平均人数的30% 3.4.3.1.6.时间要求
股票(权)期权自授予日起应持有满3年,且自行权日起持有满1年 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应持有满3年,且解禁后持有满1年; 股权奖励自获得奖励之日起应持有满3年 自授予日至行权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0年 3.4.3.1.7.行业要求
所属行业均不属于《股权奖励税收优惠政策限制性行业目录》范围(见财税[2016]101号文附件)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资深律师 ★ 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 ★ 曾任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裁 ★ 股权、投融资实战专家 ★ 财政部政PPP中心 法律专家 ★ 股权激励“三步法”理论创始人
个人简介 ★ 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资深律师。股权激励“三步法”理论创始人 。曾辅导过多家企业企业成功上市、并购重组及实施股权激励项目,拥有 10余年律师执业经验。业务专长包括:投资和融资(股权及债权融资、境内外上市、企业并购重组)、股权激励、股权结构设计及公司治理、公司法律事务。 ★ 凭借多年企业股权结构设计、公司治理结构、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投融资领域的实操经,首次提出“股权激励三步法”的理论,解决传统股权激励无法有效激励员工的问题。
主讲课程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股权激励实施全流程》、《中国式合伙人:股权激励三步法》、《企业并购重组法律实务》、《企业融资实务指导》、《股权结构设计》、《公司治理结构与股权纠纷解决》、《法商思维》 主要著作: 《企业并购全流程》(专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股权激励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专著,法律出版社出版) 《当代中国企业工会保护劳动权的法经济学分析》(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