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化鲁老师简介

博客访问:150675
管理学家 企业规范化管理权威专家 1956年生于屈原故里,中南财经大学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经担任过公务员、厂长经理、大学教授。从事企业规范化管理研究20多年,先后到10多个国家对发展稳定、基业长青的企业进行调研、考察,其中包括二十多个世界500强企业。他把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
舒化鲁最新博文
- 企业创新的四项内容 ..
- 舒化鲁:力拔山河的项羽,却败给了..
- 如何提升渠道竞争力 ..
- 机遇从何而来?
- 培训市场为什么会萎缩 ..
- 看不见的战线--企业文化竞争 ..
- 何为规范化管理
- 人事管理决策制定的标准要求 ..
- 企业渠道管理的六大失误 ..
- 成本管理的6个基本内容 ..
舒化鲁主讲课程
机遇从何而来?
时间:2011-12-26 作者:舒化鲁
文/舒化鲁 中国企业规范化管理网首席专家 企业决策发生失误,绝对避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决策信息不充分而不得不做赌博一样的决策时。 所以,决策在制定之前必须慎重对待,以确保决策不失误。一当决策作出之后,如果发生失当,就只能从失当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或者将错就错,从错处发掘机会。这才是走出失误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反,自艾自怨,逃避现实,不能面对已有决策的失误,也就不免错上加错,陷入更深的决策失误。 刘邦自幼想干一番大事业。成年后,刘邦当上了沛县的泗水亭长,负责一亭之内的治安和道路管理。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之后,在全国征发七十多万劳役开始在骊山为自己营造陵墓。服役的人不堪重负,有的被折磨而死,有的则选择了逃亡。 一次,刘邦奉命押解一批劳役去骊山,途中不断有人逃亡。刘邦知道如此下去,到不了骊山,所押解劳役就可能逃完了。按秦朝律令,他会被处死。 他没有追悔,“我该把他们管紧一点儿的”。更没有自艾自怨,而是从失误的现实中寻找出路。到了丰西的泽中亭,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所剩劳役全部开释放走,并对他们说: “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从此也开始逃命去了!” 劳役们感激涕零,有的人自去逃命,另有十几个勇士不愿意弃刘邦而逃,跟从刘邦,向南逃到芒山和砀山一带,在那里秘密居住下来。 刘邦这一行动使他的名声渐大,不少备受贪官污吏压榨、破产流亡的贫苦农民,都前来投奔他。奠基他四百年汉王朝的最早一支队伍,就是在这种“押解劳役失误”的现实面前汇集起来的。 如果刘邦埋怨所解押的劳役不听话,甚至加大对他们的惩罚,这不仅逃避不了秦朝酷法的治罪,而且还可能因此激化与劳役之间的矛盾,被劳役们杀掉。 树自无枝叶,莫怨太阳偏。机遇只能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去寻找。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
上一篇 : 亚健康的成因与应对方案
下一篇 : 舒化鲁:力拔山河的项羽,却败给了无赖小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