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文章
相关热门内训课程
相关热门公开课程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忙忙碌碌,却没任何成果产出?
而有的管理者,端着咖啡丝毫不干,却也没耽误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的确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领导累死,下属闲死。
虽身居管理岗,可做的依旧是一线工作,这样的做法看似负责,但实际却得不偿失。
正如网上流传的段子:总经理在做总监的事,总监在做经理的事,经理在做员工的事,员工在谈论国家大事。
真正会管理的领导,让管理回归简单,少管事,做个“闲人”。
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曾说:“管得少,就是好管理。”
在他眼中,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也不要对下属不放心,事事参与,因为这样做,最终只会累坏自己,拖垮企业。
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的管理案例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经济的把控极其严格,从生产到分配,所有的决策都由政府统一来做。
它们会亲自对每个工厂、每个行业做详细的规划,包括生产计划和投资计划……
然而,这种管理方式却带来了很多弊端。
首先,由于政府官员对各行各业的了解局限,他们制定的计划往往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其次,由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过于严格,企业没有自主权,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灵活调整。
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导致了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的频发。
最终,苏联的计划经济在1991年彻底崩溃,苏联解体。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日常的管理工作又何尝不是呢?
我一直在讲,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团队拿结果,一个能力再强的管理者,他也无法兼顾所有的事情。
当你把所有的工作都背负在自己身上,最终击垮你的不是繁杂的事务,而是你自己。
一个好的管理,它不是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的,而是学会放权,想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只有员工不断成长,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如何做,才能管得少,也管得好呢?
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些所谓的“超级领导”,就是当你在不管理下属时,他们仍能正常工作。
反观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许多管理者盲目崇拜自己、相信自己,对员工不放心,事事都会插上一手,总觉得有了自己才会做得更圆满。
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把大的方向规划好,给予员工放手去做,但你又从中开始指挥,到底是让员工听从自己内心,还是按照你的方式方法去做?
最终导致自己忙的团团转,下属也在痛苦边缘徘徊。
越是不放心的领导,越喜欢从头管到脚,结果越管越独断专行,下属也便沉默不语。
登世界管理思想家名人堂的企业家海尔董事长张瑞敏曾说:“我经营海尔主要是无为而治。我只抓大事,企业的大事就是文化、组织和战略。”
在张瑞敏看来,“无为”中有“有为”,“无为”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企业的魂,如何去抓住关键点才是重中之重。
“无为”是让你有所为,但不妄为,充分发挥下属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他们去实现自我管理。
对于一般的管理者来说,这就要做好管理者的三板斧,就基本成功了一半。
(1)定目标,就是明确方向,既要有长远目标,也有短期目标,而且目标必须量化。这是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
(2)拿结果,就是以结果为导向,帮助团队实现目标。
(3)追过程,就是只管关注事情的进展,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协助下属去解决,而不是代替他们去拿结果。
比如在执行之初,看能否顺利推进;在时间过半,检查进度是否延误,项目是否有问题……
只有你把心思放在追过程,拿结果,把控大的方向中,才不会让自己身陷琐事去帮员工。
抓大,放小,管细
管得少,并不是说让你撒手不管当旁观者,而是要学会去授权。
只有当你真正的去授权,把该由下属完成的事情,交由他们去做,这样你才能有时间专注做自己的管理。
很多管理者在授权时,很容易出现“授责不授权”的现象,什么意思呢?
就是让员工去承担背后的责任,但不给他完成这件事所需要的权力。
这就会导致,下属觉得自己是工具人,什么都决定不了,还要为结果负责。
我经常讲“打妖怪你去,背黑锅我来”,管理者既然给员工去做的机会,那也要给他相应的权利,但责任还是由你来扛。
而授权的关键就是,抓大,放小,管细。
(1)抓大,就是只管大事,即那些具战略性和原则性的事。
(2)放小,就是预算内、流程里内的,都是小事。按预算和流程实施即可。
(3)管细,不是什么都管,而是抓关键节点。
微软前任CEO史蒂夫·鲍尔默,是“抓大放小”,尤其是“管细”的典型。
有一次,他接受各国CEO的年度汇报。巨大的屏幕上,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业务数据。
数学系毕业的他,虽然平时“抓大放小”,不参与各国分公司的管理,但利用听报告的方式来“管细”。
他突然说:停,你翻到前面,这一页的这个数字,和那一页的那个数字,是矛盾的,请你解释一下。
那个CEO瞠目结舌,答不上来。史蒂夫说,你根本不懂你的业务,当场就把他解雇了。
做教练,非监工
想要管得少,就要学会做教练,而非做监工。
有一类管理者,当他授权给下属后,便会紧盯他们如何去做,生怕出现一点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被授权去做一件事,领导却时刻盯着你,是不是会让你自己深陷内耗,怀疑自己的能力?
管理者既然选择授权,那就充分相信下属,这时你扮演好教练的角色,在他需要帮助辅助时,你及时出现。
否则,你无法做到真的授权,虽然看似是员工在做,其实是你在规范着他去做。
“君忙国必乱,君闲国必治”。
一定要让自己“闲”下来,给下属去做的机会,给他一定的自由度。“扶上马,不撒缰”的做法,只会寒了下属的心。
真正会授权的管理者懂得离场管理。
所谓离场,就是领导在与不在一样,下属照样把工作做得好,甚至做得更好。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遵循的7个小步骤:
第一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第二步,告诉他做好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步,训练他怎样才能做好
第四步,放手让他去做
第五步,反复训练,直到你可以离场
第六步,离场之后,你可以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
第七步,让他也学会1-7步骤。
写在最后:
做管理,一定要让自己越来越简单。
只有你简单了,才能有时间更好地去做好管理,去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不是让自己事必躬亲,一头扎进具体的琐事中。
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总之,管得多不是好事,管得少也能管得住,那才是本事。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无为而治”,让每个人都学会自我管理,让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去喝杯咖啡,去深入思考战略方向。
上一篇 : 职场上,那些工作能力很强的人
下一篇 : 那些“不好惹”的领导,秘诀就三个字!